
开头小故事
正文内容换个说法就是:主要的文字信息在这里,用更简单的话来讲就是这部分。
1946年7月中旬,国民党出动了他们的“精锐部队”,包括整编74师的58旅和新5军等,大约三万多人,还配合了好几架飞机进行猛烈轰炸。他们从六合和来安县城两个方向,猛烈攻击我们党在八年抗战期间建立的淮南津浦路东解放区。这时,新四军二师(也是淮南军区)的周骏鸣师长和肖望东政委,带着五旅、六旅、独立旅,还有各县的武装力量,分头迎击敌人。驻守在加山县石坝、白沙王一线的六旅十六团,负责破坏滁县到明光之间的铁路、桥梁和电线,目的是阻断敌人的交通和通讯,防止敌人从滁县、张八岭、三界、管店这些地方向我们加山县的涧溪、盱眙仇集进攻,以免他们切断我们主力的后路。
7月20日下午4点左右,十六团的团部正在白沙王驻守,突然听到明光、三界、管店那边传来激烈的枪炮声,但不清楚具体情况。团长彭济伍和政委王胜凯同志问我,上面有没有发来电报?就在这时,电台通信员跑着送来了二师的一份紧急电报。我那时是二旅司令部的机要员,接过电报就赶紧译了出来,意思是:十六团司令部,华中军区来电,咱们中原部队的一纵一旅(皮定均旅)已经通过大别山往皖东转移了,现在到了定远、凤阳、加山那边,马上就要过淮南浦津路东。你们赶紧联络他们,组织部队去接应,并把这边的情况随时用电报告诉本部。
彭团长和王政委看了电报后,马上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商量,他们确定那些枪声炮响是来自守铁路的张八岭、三界、管店、明光的敌人。这些敌人用日本鬼子和伪军留下的炮楼、碉堡、工事、护路沟、铁丝网和地雷来阻挡皮旅部队通过。同时,路西的171师、第10游击纵队和孙良诚等部的十多个团也在后面追赶,形成了两面夹击,情况非常危险。所以他们决定,彭团长和王政委带着两个营(包括一个侦察班和一个骑兵班),轻装上阵,迅速往明光、管店、三界那边赶。侦察班回来报告说:“皮司令带着先头部队已经从管店和三界中间冲到了路东,占领了一些有利的地形,但后面的部队在过铁路时被敌人的装甲火车猛烈开火阻挡,被困在了铁路西边的大横山、赵集那边的山岭和丛林里。”于是彭团长和王政委立刻决定分三路行动,一路由二营营长王根带两个连,用轻重机枪、迫击炮等猛攻明光的敌人,同时破坏铁路、桥梁、电线,牵制敌人;另外两路由彭团长和王政委各自带两个连,分别向管店和三界的敌人发起猛攻,占领了一些有利的地形,给皮旅的后续部队提供支援和掩护。不一会儿,皮旅的后续部队就从西往东猛烈攻击,我们又形成了对敌人的东西夹击。三界到管店、明光这段铁路两边,枪声、炮声、手榴弹爆炸声,还有人的喊杀声、马的嘶叫声响成一片,惊天动地。经过大约三个小时的激战,终于把铁路、桥梁炸了,电线剪了,碉堡工事也给毁了。被打死的敌人乱七八糟地倒在铁路两边、山岗上和田野里。装甲车里的敌人吓得开着被打得破破烂烂的车子往滁县方向逃跑,剩下的敌人也被迫躲进据点、碉堡工事里防守和阻击。
皮旅部队成功穿越了淮南津浦路的东侧,十六团的接应队伍立刻与他们这支勇猛善战的队伍高兴地汇合了。大家满脸笑容,热烈鼓掌,互相问好,还紧紧握手拥抱,就像亲人长久分别后重逢那样亲密。不少同志因为太过激动,开心地流下了眼泪。十六团顺利完成了迎接皮旅的任务后,还主动给他们提供了粮食草料等物资,因此得到了华中军区、二师以及六旅领导的表扬。皮旅的战士们也对他们表达了深深的感谢!
那天,天空湛蓝,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!皮旅部队冲过淮南津浦路东边后,人和马都没歇着,精神抖擞,大步流星,沿着开满野花、弯弯曲曲的山路,高声唱着《新四军军歌》“……向东挺进,向东挺进!我们是坚不可摧的新四军!……”他们朝着淮南津浦路东解放区的加山县涧溪、盱眙县仇集这些地方前进,一路上,当地政府、干部、老百姓还有学生都热烈欢迎他们,还送上各种慰问品。有的人送来了茶水,有的人送来了饭菜,还有的人送来了鸡、鱼、肉、蛋、菜和香烟,更有的人主动帮忙抬伤员,挑武器弹药……这真是一幅军民情深的好景象。
那天下午,彭团长和王政委专门跑到涧溪去看望皮司令和战士们,我因为工作关系也跟着一起去了。皮司令一听参谋和警卫说彭团长、王政委来了,立马高兴地跑到门外迎接,还主动跟我们每个人握手。彭团长和王政委给皮司令讲起了敌71师他们进攻我们淮南解放区的情况。我看着皮司令,他人瘦了不少,头发也长长了,身上的灰军装被太阳晒、露水打,都泛白了,草鞋也破了,但他的精神头儿十足,说话干脆有力,脸上总是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。当彭团长和王政委介绍我是六旅派到十六团工作的机要员时,皮司令很高兴,问我:“你能跟哪些地方联系啊?”我回答说:“华中军区、二师(也是淮南军区)、六旅。”他听后更乐了,连说:“太好了!太好了!”因为皮旅刚到淮南,急需跟华中军区和二师联系,汇报和请示工作,但他们没有通报密码,所以得让我临时帮忙译发。皮司令特别尊重兄弟部队的干部,也重视机要保密制度,他写好了两份十万火急的电报,打算上报给华中军区和二师,然后拿给王政委签发。可王政委和彭团长都说:“皮司令签就行了。”皮司令这才把电报稿交给我,笑着说:“字迹能看清不?上级回电了赶紧送过来,辛苦你了,谢谢啊!”说完,他又笑着跟我使劲握了握手。我赶紧敬了个礼,然后跃上马背,扬鞭赶回团里,把两份电报发了出去。
皮旅部队从中原地区突围出来,直插大别山区,在安徽中部地区灵活机动,穿越淮南津浦路向东挺进。这整个过程花了近一个月,他们翻山过岭,长途行走,日夜不停地行军打仗,还常常饿着肚子。很多战士衣服单薄,鞋子也没有,光着脚丫子走路,脚都磨烂化脓了。伤病员因为药品和医疗物资缺乏,得不到及时治疗和休息,身体越来越虚弱。整个部队都非常疲惫。但皮旅是一支政治觉悟高、经受过各种考验、打不垮、拖不烂、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革命英雄部队。他们不怕流血牺牲,克服重重困难,英勇战斗。最终,成功打破了敌人前后夹击的阴谋,让五千多名英勇的战士顺利进入淮南解放区!这个激动人心的胜利消息,很快传遍了华中军区、二师以及五旅、六旅、独立旅等部队,大家都非常高兴和激动。华中军区和二师(兼淮南军区)都迅速发来贺电,表示表扬和慰问。通过无线电波,胜利的消息又迅速传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那里,他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,皮旅也受到了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热烈称赞。
皮旅部队到了涧溪、仇集这些地方后,遇到了不少难题,头一个就是没粮食吃。但他们从不抱怨,士气特别高,斗志也很足,严格遵守各项规定。不管多累多乏,他们不光要管自己的吃喝拉撒,比如运粮食、擦武器、洗衣补被、割草、抓鱼虾蟹这些,还主动帮当地老百姓打谷场、种田、除草、挑粪、打扫卫生,好让乡亲们轻松点,也让军民关系更亲近。他们这么做,真是发扬了我军的优良传统,赢得了地方政府、干部和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尊敬!
涧溪和仇集这些地方,坐落在山岗丘陵间,地方大但人少,土地也不肥沃,老受灾。特别是日本鬼子搞三光政策,国民党又奸淫烧杀,还收重税,抓壮丁抢粮食,老百姓过得非常苦。就算是夏天收粮的时候,因为要支援五旅、六旅、独立旅还有十六团,还得多供五千多皮旅的粮食,困难就更大了。但加山县委和政府很上心,马上号召各区、乡、村的干部,带动大家积极筹粮,支持部队。妇女们主动给战士们洗衣补被,赶制军鞋。青年队、儿童团也主动站岗放哨,严查可疑人员,还帮忙找理发员给战士们理发。在县委的带领下,加山县的老百姓全力支持皮旅等部队,为打败敌人、赢得革命战争立了大功!加山县的老百姓也被皮旅英勇无畏、不怕牺牲、忠于党和人民的革命精神深深打动,赞不绝口。有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竖着大拇指问:“同志,你们胆子真大,是不是吃了老虎胆?怎么敢白天过铁路呢?”当时有个年轻战士回答说:“我们挺进大别山时确实见过老虎,但可没吃虎胆。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的人民军队,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打仗的,别说铁路封锁线了,就是刀山火海我们也敢闯!”这话引得在场的群众和战士们都大笑起来!
7月24号傍晚6点到7点左右,我们团先后接到了华中军区和二师(也是淮南军区)给皮旅的回电,恭喜皮旅成功到达淮南解放区,还问候了我们。同时让我们皮旅在涧溪、仇集那边先休息整顿,准备下一步的命令。皮司令马上代表所有战士给华中军区和二师的首长发去电报,请求参战,和兄弟部队一起对抗侵犯淮南的敌人。但因为敌我力量相差太大,战局也一直在变,为了保存我们的战斗力量,等好时机再消灭敌人。华中军区又紧急发电报让皮旅必须在7月29号前撤过三河,转移到苏北执行新的战斗任务。皮旅撤离的时候,涧溪、仇集的老百姓心里都很难过,流着眼泪,很舍不得地来给子弟兵送行。战士们挥手跟大家说再见,信心满满地告诉大家:“淮南的父老乡亲们,我们很快会再打回来的!再见了!”部队越走越远,几乎都看不见人影了,可那些站在村头、庄尾、山岗、树林里的男女老少,还是不肯走,睁大眼睛远远地望着亲人往北走的方向。
过了52年,再想过去的事情,还是历历在目。皮司令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,但他那种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拼尽全力的好品质,和蔼的脸庞,风尘仆仆的样子,还有他为了革命、为了人民解放而过度劳累的身影,都深深地、清清楚楚地刻在我的脑海里,永远忘不了。他一心一意地为党、为国家、为军队、为人民奉献了一辈子,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。安息吧,皮定均,我们会一直想念你的!
信息来源:
《皖东文史》的第三本书(出版于1998年12月)。
Powered by 米游社评论区怎么签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